20100118~0122@舊體
五虎群羊棍。
很久沒碰棍了,尤其是「花俏」的棍。
我不是討厭棍,對套路也滿喜歡的,只是不知道為什麼對於範圍技會有種莫名的害怕,一定是因為小時候(?)被旗子敲過頭或是因為沒接好而吃蘿蔔乾,再大一點就是釣魚或是划船敲到(比扭到還痛),還有就是真的很久沒練了(大專盃完了之後幾乎沒碰過)。
時間分配感覺的到跟以往的不同──套路時間縮短了,基本功、基本棍的時間比例大幅增加,雖說「社團是推廣性質,比較輕鬆,現在是集訓,會針對一些東西來加強…」可是也差真多──五行樁真是太可怕了,後面幾天也不知道是因為肌力變強還是帶操的人數得比較快,感覺低樁狀態可以持續比較久。發現「摸魚的方法」了,就是跟旁邊的人聊天。還有原來我的髖關節還有待開發…。想到以前的彈腿無間,已經忘記是怎麼撐到一分鐘的了,雖然說「最好也不要記得」。反正有個差異點就是,太久的話深體會整個冷掉,尤其是現在又是冬天定式太久應該會傷關節吧?
我好像也被藤棍給慣壞了,現在覺得如果拿木棍做旋風棍的話大概會受傷吧?而且真的不想再拿木棍來練,因為手已經夠粗了…。還有聽風聲真的是件很有成就感的事情,現在連划船都有聲音了,好開心,雖然好像只有我自己才聽的到。我在想是不是之前撩劍、撩刀的效果,雖然是不一樣的東西,但我覺得還滿有幫助的。是不是很多東西都可以互為輔助訓練呢?也許是因為空白很久之後的練習,會有「休息加成」的效果,覺得以前有很多不通或是不順的東西現在順多了,雖然我必須很慚愧的說,「韓老師,真的非常的對不起…動作才教完我就忘得差不多了」。
現在開始比較能體會「跟兵器做朋友」是怎麼一回事。就像之前王老師提過的──「觀察」、「了解」,順著它走,而不是強迫去控制它。但我覺得我還有很大的修正空間,因為有時候棍子走太快身體跟不上。不過以我來說,棍的話還是得先克服心理障礙。
中間跟萱貓去逛了永樂。為了做可以賣錢的小手工。做了個劍穗(實驗品),開始覺得一個一佰算是滿合理的價格,因為自己做的話,成本加上作工也差不多,差在自己做的話可以跟外面買的比較不一樣。得出結論:「只能做小東西。」想到為什麼我從來不拿手工藝當作賺外快的副業,划不來。不過,怎麼甩怎麼拉扯都不會變形的劍穗用起來真的心情會比較好,再看哪裡可以買到比較重的流蘇好了,不然得自己加重錘,糊AB膠還挺麻煩的。話說因為我的劍比較重,新裝上的穗又比原來的輕,現在重心有變得重新適應一陣子。可能要重買一個新的中國結來修理舊的也說不定。
還好寒訓只操半天,不然我覺得我一定會掛掉。以往寒訓頂多第二天無法拉筋,這次是整圈的腰背(腰內肉?)…現在也還是很痠,還在想我明天的二寒要怎麼辦…幸好聽說早上和下午的歡樂法不一樣。
最後是有趣的大前輩還有糟糕的結訓聚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