總的來說就是套路不熟,非常的疏離。尤其是後面的小囧拳我真不知道我在做什麼、怎麼會打成這樣,真的是夠囧了。
但是現在大致上有點比較抓到練習方向了,就是一直修正路線不是嗎?
呃…容我做一個可能不是很恰當的比喻:
就像是當我為了打網球而去重訓,把某些肌群練強,為的是可以承受更大的張力以及發揮更強的收縮,以讓我的球速更快,球質更沉…,可是卻忘記回去練揮拍。結果就是,沒有辦法把已經變強的肌肉在運動做成中做正確的使用。最後重訓是重訓,打球是打球──兩者無法做一個有效的結合。
因為沒有耐性──總會有個過度期。我想這應該就是「砍掉重練」最需要適應的地方吧?
也是因為如此,才發現的自己練習比例失衡的有點嚴重。
靜下來,好好想一下動作的內涵:除了用法以外,就是「怎麼做」。上課發呆的時候可以多想想,或許比較不會睡…。至於這個「怎麼做」就是打走路版套路吧:慢慢打,一點一點把基本功帶進去。不是動作很慢的慢慢打,是一招招做的確實而且正確,這是我現在最該改進的地方。
如果說,練拳這條路,是增加自己對身體(肌肉)使用的掌握:如何的訓練養成(扎功),還有如何使用(套路)兩者並進。這些日子以來,或許某些肌力、速度上的訓練,讓我在「養成」這項有些許的進步,我抄了捷徑;可是在「使用」這塊,卻得靠著自己穩扎穩打一路練上去──練了才有經驗值,而且不動還會降低等級。
星期五輪拳,連步拳一打快就變成手拖著身體走,是個教訓;今天拼拳,不知道在做什麼「小洪埋伏拳」(這個也不熟的太過誇張…)也是個教訓。
現在最需要去做的事是靜下心──去想,去體會,帶入基本功。
學習中的二路埋伏,進度中的一路埋伏是個開始。